次程南仲韵 其二

生意窗前草不除,翛翛苍玉自扶疏。贫将入骨谁怜我,富欲掀天命属渠。

学圃频观种树传,杜门几似绝交书。有时间有过从者,分席非樵即是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自得其乐的隐士生活,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用窗前野草自然生长的画面,比喻自己像苍翠挺拔的竹子一样自由生长。这里野草不除、竹子舒展,都象征着不受约束的生活状态。

中间四句形成强烈对比:先说贫穷深入骨髓无人同情,富人却想翻天覆地掌控命运。但作者并不羡慕,反而通过研读农书、闭门谢客来修身养性。"绝交书"的典故说明他主动远离世俗应酬。

最后两句最有生活情趣:偶尔有访客也都是樵夫渔父这样的平民百姓。这说明作者真正融入了田园生活,交往的都是淳朴的劳动者,而不是追逐名利的世俗之人。

全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在简单生活中找到内心满足的智慧。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能否在平凡中发现美好,保持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