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鼓励一位叫南阳的秀才不要因为科举落榜就灰心丧气,主题非常温暖励志。
前两句直接劝慰:别因为没被考官推荐上榜,就觉得自己像无根蓬草一样漂泊无依。这里用"飘蓬"比喻失意文人,很形象。
中间四句给出具体建议:
1. 要像古人题写"不封侯不归"的壮志那样保持信心(用汉代司马相如在桥柱题字的典故)
2. 多想想家中父母盼你健康平安("倚门亲"指父母倚门望子)
3. 别学别人在柳树下伤感离别(暗示不要自怨自艾)
4. 要看到京城杏花年年开放的希望(上苑指京城,暗示下次还能考)
最后两句最精彩:咱们杭州西湖山水这么美,不如先回家休整,洗去风尘("濯锦衣尘"既指洗衣服,也暗喻重整心情)。把考试失意比作衣服沾尘,回家就能洗净,这个比喻特别生活化又充满智慧。
全诗就像个暖心长辈在劝解:考试失败没什么大不了,回家歇歇,养好精神再出发。没有说教味,反而用西湖美景作诱饵,让人听着就舒服。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