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

草茅无路谒君王,白首终为田舍郎。
近读南华资旷达,欲师西洛愧荒唐。
乾坤万象供诗料,风月一楼为醉乡。
日晚栖禽归自乐,飞鸣不是怨斜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醉吟》展现了一位隐士的豁达生活和复杂心境,用现代语言解读如下:

1. 现实困境与自我安慰
前两句说"草屋寒门见不到皇帝,白发苍苍还是个乡下老汉",像是自嘲又像抱怨。诗人承认自己一辈子没当上官,但用"田舍郎"(种田老汉)这个词反而带着点"我就这样也挺好"的洒脱。

2. 读书带来的矛盾
三四句很有意思:最近读《庄子》想学豁达,但想到北宋那些大学者(西洛指司马光等洛阳名士),又觉得自己活得太随性。就像现代人既想躺平又怕辜负了社会期待,这种纠结特别真实。

3. 诗意栖居的快乐
五六句是全文最亮眼的——天地万物都是我的诗材,整栋小楼就是我的酒吧!把风雨日月都当成享受,这种"万物皆备于我"的豪气,比现在人打卡网红景点高级多了。

4. 结尾的巧妙双关
最后写鸟儿天黑回巢,说它们叽叽喳喳不是抱怨夕阳,而是自在开心。这其实是诗人的自况:别人可能觉得我不得志很惨,其实我像归巢的鸟一样乐在其中。用鸟鸣化解了前文的郁闷,留下余味。

整体魅力
全诗像一杯鸡尾酒,表层是隐居的潇洒,底层有怀才不遇的苦味,中间还摇晃着哲学思考的冰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态度,就像现代人边加班边自嘲,但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小确幸。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