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荷塘的生动画面,用拟人化和比喻手法让荷花充满灵性。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 荷花初绽的娇羞(前四句)
诗人把荷花比作刚出水的小仙女("蕖仙"),用"稚犹怯"形容花瓣被阳光照射时害羞的样子。荷叶像碧绿的罗伞密密排列,温柔地托着红玉般的花苞,像在保护少女的脸颊。
2. 荷塘的奇幻世界(中间六句)
把荷塘比作水晶宫殿,塘边的围栏像琉璃瓦。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像在玉盘上嬉戏;倒映的水波让酒杯里的酒光闪烁。未开的荷花苞像支蘸了绿墨的毛笔,荷叶的褶皱像被揉过的信纸。最有趣的是突然出现一只老龟,慢吞吞爬上圆荷叶,画面顿时鲜活起来。
3. 意外的动态收尾(最后两句)
当龟听到脚步声,"扑通"跳水的声音打破宁静,这个突如其来的动态描写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就像我们现实中突然惊动池塘生物的场景。
全诗妙在把静态的荷塘写得生机勃勃:荷花会害羞、水珠会玩耍、乌龟会逃跑。诗人用"红玉颊""绿笺"等明艳的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阳光下的荷塘闪着细碎金光,充满夏日的灵动与趣味。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