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途经邗江(今扬州附近)时触景生情的愁绪。
开篇"寒云萧瑟片帆收"用阴冷的云和孤单的船帆,立刻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江边的花草本应美丽,却让游子更添乡愁,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加深愁绪:瓜步(长江渡口)的浪声总伴着冷雨,广陵(扬州古称)的山色轻易就染上秋意。这些潮湿阴冷的意象,暗示着游子长期漂泊的疲惫。他说自己早已习惯带着病体流浪江湖,厌倦了追名逐利的生活。
最后借用三国文人王粲(字仲宣)的典故:王粲避难荆州时写下《登楼赋》抒发思乡之情。这里诗人说自己就像当年的王粲,面对草木凋零的景象,忍不住要写下同样忧伤的文字。
全诗妙在将眼前景物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阴冷的天气、凋零的秋景,都成为游子孤独心境的写照。没有直接哭诉,但每个意象都在诉说漂泊之苦,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