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姨丈李幼云师希杰再游长城感旧

一带荒城隐僻村,秦关汉隘竟谁论。万重冷翠侵眉宇,前度飞鸿失爪痕。

石磴几湾容马足,山泉多半入云根。明年桃李花开日,可许春风度玉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亲友重游长城的所见所感,通过荒凉壮阔的景色引发对历史的思考。

开篇"一带荒城隐僻村"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长城在偏僻山野间蜿蜒的景象,"秦关汉隘竟谁论"则带出历史沧桑感——曾经重要的军事要塞如今已无人谈论。这两句奠定了全诗苍凉怀古的基调。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长城风光:"万重冷翠"写群山苍翠寒意逼人,"飞鸿失爪痕"用大雁飞过不留痕迹比喻时光流逝;"石磴容马足"写险峻山路仅容一马通过,"山泉入云根"形容泉水仿佛流入云端。这些画面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

结尾笔锋一转,用"桃李花开""春风度玉门"的温暖意象,在苍凉中注入希望。诗人似乎在问:明年春天,这片古老的土地能否焕发新生?这种转折让全诗在历史厚重感之外,又多了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最动人之处在于将个人感受(与亲友同游)、眼前实景(长城风光)和历史沉思自然融合,既有"石磴山泉"的具体描写,又有"秦关汉隘"的宏大感慨,最后落回对美好明天的期盼,层次丰富而不晦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