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乙卯)

水色开眉宇,缁尘拂箭𫀆。
西风新雁起,落日大河高。
断岸立千尺,归帆轻一毛。
安能用舟楫,全代马蹄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渡河图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前两句"水色开眉宇,缁尘拂箭𫀆"写渡河时的感受:清澈的河水让人心情舒畅,仿佛舒展了眉头;而衣服上沾染的黑色尘土(象征世俗烦恼)也被河水洗涤。这里用"开眉宇"这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心情由压抑到开朗的变化。

中间四句用鲜明的意象勾勒出秋日大河的气象:西风中新飞起的大雁,落日映照下更显壮阔的河面,陡峭的河岸如刀削般耸立,归航的船只像羽毛般轻盈。这些画面形成强烈对比——"断岸千尺"的险峻与"归帆一毛"的轻盈,"西风新雁"的动态与"落日大河"的静穆,共同营造出既雄浑又灵动的意境。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虽然乘船渡河能代替骑马跋涉的辛劳,但人生旅途终究需要亲身体验。这里"舟楫"象征便捷的方式,"马蹄劳"代表艰辛的历程,诗人通过这个对比,暗示人生中有些困难是无法完全规避的。

全诗最精彩的是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大河既是眼前实景,也象征着人生长河;渡河的过程,暗喻着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与体验。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断岸""归帆"这些具体意象,让读者自己体会生命的壮美与脆弱、捷径与必经之路的辩证关系。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