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岩

峨峨千仞壁,杳杳百尺潭。
石势忽中坼,安此大士龛。
远响激春濑,苍烟腾远岚。
一灯长寂寂,闻见了不参。
老僧久住此,白发纷䰐鬖。
时为乞食出,乞已还归庵。
微风送哀梵,水石清相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古庵的宁静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传递出超脱尘世的禅意。

开头用"千仞壁""百尺潭"的夸张手法,突出观音岩的高峻和幽深。突然出现的石壁裂缝中,竟安置着观音菩萨的佛龛,这种意外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中间部分用声音和烟雾营造意境:春天急流撞击岩石的声响,远处山间腾起的青色雾气,佛前长明灯静静燃烧。这些动静结合的描写,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老和尚的形象很真实,他白发蓬乱,定时出门化缘,回来后继续清修。这个细节展现了修行者朴素的生活。

最后微风送来诵经声,水声与石头的清响交融,这个结尾特别美妙。不用直接说"很宁静",而是通过声音的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空灵澄澈的禅境。

全诗妙在不用深奥的佛理说教,只是白描景物和人物,就自然流露出远离喧嚣、万物和谐的境界。就像用高清摄像机拍下深山古庵的日常,让我们看到修行者简单却充实的生活,感受到大自然与佛法交融的美。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