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凤凰山怀子瞻 其一
蜿蜒曲龙腰(赵本、四库本、张本作腹),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脩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想见洞中人,不知时节换。
咳唾落江东,江东两眼中。
举头触浮云,失脚惊飞鸿。
逢人自笑谋身拙,坐使红尘生白发。
入山便欲弃人间,出山又与松筠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凤凰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开头描写凤凰山蜿蜒如龙,山间隐约可见楼阁。孤高的山峰像伏卧的龙角,佛塔直插云霄。经历霜雪的树林,落叶纷飞,青红交错。这些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萧瑟的山林氛围。
接着诗人想象山中隐士的生活,他们可能已经忘记了外界季节的变化。这里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咳唾落江东"以下几句,诗人突然转向自身境遇的感慨。他站在高处俯瞰江东,仿佛唾沫都能落到江东;抬头碰到浮云,脚下惊起飞鸿。这些夸张的描写既展现了山势之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高与不安。
最后四句直接抒发人生感慨:诗人自嘲不擅长谋生之道,在尘世中虚度光阴,徒增白发。他向往隐居生活,想要抛弃尘世,但真要离开山林时,又不舍与青松翠竹分别。这种矛盾心理真实反映了古代文人在仕隐之间的挣扎。
全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真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矛盾心理。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陈师道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