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泊界亭村雨望

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

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何事蟾光终畏客,却教萤火熠离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雨中的孤独旅人形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传递出深沉的羁旅之愁。

首联"秋中孤缆一流湾,明月相愁闭远山"用"孤缆"和"闭远山"勾勒出旅人独处江湾的孤寂画面。中秋明月本应团圆,却因远山阻隔更添愁绪,这种反衬手法很巧妙。

颔联"落木疏枝云黯淡,芳汀细草雨潺湲"继续写景:落叶的枯枝、灰暗的云层、细雨中的芳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潺湲"的雨声更衬托出环境的寂静。

颈联"独怜团扇因寒置,忽忆浮槎自海还"由景入情:天凉收起团扇,暗示季节变迁;突然想起海上归来的木筏,可能是思念远方的亲人。这里用日常物品引发联想,很自然。

尾联"何事蟾光终畏客,却教萤火熠离颜"最耐人寻味:月亮(蟾光)似乎也在躲避旅人,只有萤火虫照亮他离别的愁容。这种拟人写法让月亮也有了情感,更突出主人公的孤独。

全诗以"孤"字开篇,以"离"字作结,中间贯穿秋雨、落叶、寒夜等意象,将传统中秋的团圆主题彻底反转,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欲言又止的惆怅感——明明思念满溢,却只说"忽忆";明明孤独难耐,却怪月亮躲着自己。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有张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