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洋州横湖四季变换的美景,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前两句"三冬修生色,六月芙蕖风"形成鲜明对比:寒冬时节(三冬)的湖面依然充满生机(修生色),而到了盛夏六月,这里又变成了荷花(芙蕖)摇曳生风的清凉世界。通过冬夏两个极端的季节描写,展现了横湖终年不衰的美丽。
后两句"轩窗复起处,尽人菱花中"将视角转向湖边建筑:在重新修建的亭台楼阁(轩窗)旁,人们的身影都倒映在开满菱花的湖水中。这里用"尽人"二字巧妙地将人的活动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暗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 1. 用最简练的20个字就展现了四季流转的湖光水色 2. "菱花中"的倒影描写既真实又富有诗意,让读者仿佛看到波光粼粼中人与花影交织的画面 3. 通过"修生色""芙蕖风"等清新自然的意象,传递出对家乡山水的深情赞美
这种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又饱含生活气息的描写方式,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的典型特点。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精心选择与组合,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这片水域的喜爱之情。
鲜于侁
(1019—1087)宋阆州人,字子骏。仁宗景祐五年进士。为江陵右司理参军。神宗熙宁初,除利州路转运判官,升副使兼提举常平。时行新法,拒不散青苗钱,且捕械贪吏,不私姻戚。苏轼称其“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徙京东西路转运使,所荐刘挚、李常等,多旧党知名者。元丰中知扬州,坐事罢。哲宗立,起为京东路转运使。后除集贤殿修撰,知陈州卒。精于经术,尤长于《楚辞》。有《诗传》、《易断》等。全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