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岁次谢高洁韵

明日五更才是春,坐深不觉漏声频。风尘澒洞向今夕,灯火团栾能几人。

老去清霜吹鬓发,愁来双泪落衣巾。乾坤扰扰皆兵甲,何处溪山著此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除夕夜的孤独与感慨,主题围绕时间流逝、战乱动荡和个人命运展开。

首联"明日五更才是春"点明除夕夜的特殊时刻——再熬几个小时就是新年了。"坐深不觉漏声频"生动表现了主人公独坐守岁、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的状态。

颔联"风尘澒洞向今夕"用夸张手法描写战乱年代的混乱景象,与"灯火团栾能几人"形成强烈对比——在这团圆夜里,真正能全家团聚的又有几人呢?

颈联转向个人境遇:岁月在鬓角留下白霜,忧愁时泪水打湿衣襟。这两句通过"老去"和"愁来"的对比,展现了人到暮年的无奈与感伤。

尾联"乾坤扰扰皆兵甲"直指天下兵荒马乱的现实,发出"何处溪山著此身"的叩问——在这乱世中,哪里还能找到一片安身立命的净土?这个结尾既表达了个人无处安身的迷茫,也暗含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时间为线索,从守夜的具体场景,扩展到对时代动荡的思考,最后回归个人命运。诗人用"灯火"与"兵甲"、"团栾"与"独坐"的对比,在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道出了乱世中普通人的共同心声。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