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积翠

山似圆珠浴碧□,淩空□□□□□。一番雨过青堪掬,四际烟收翠作团。

障月□□迷鹤梦,停云爽气逼人寒。悬知绝顶多梧竹,欲借秋风翔凤鸾。

现代解析

这首《圆珠积翠》描绘了一座青翠欲滴的圆形山峰,像一颗碧绿的珠子刚从水中洗过一样清新。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观察,带我们走进这个如诗如画的山景。

前两句写远望山峰的形态:圆润的山体像沾着水珠的翡翠("碧□"可能是"碧波"或"碧空"),虽然有几个字缺失,但能感受到山势高耸入云的壮观。接着描写雨后的景象:被雨水洗过的青山绿得仿佛能用手捧起来,四周云雾散开后,山色像团团翠绿的绒球。这里用"青堪掬"和"翠作团"这样具象化的表达,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山色的浓烈与鲜活。

五六句转向山中气候:月光被山体遮挡显得朦胧,连鹤都迷失了方向;云停驻时的清爽气息带着寒意扑面而来。最后诗人展开想象:山顶一定长满梧桐和竹子(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树木),真想借着秋风引来凤凰共舞。这里用"翔凤鸾"的典故,既赞美了山林的清幽高贵,也暗含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圆珠""翠团"等精巧比喻,将静态的山写得灵动可爱。从远观到近感,从实景到想象,层层递进,把一座普通青山描绘成了充满仙气的世外桃源。尤其是最后借凤凰的传说,给自然景观赋予了文化内涵,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