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

唐代司晨有牝鸡,灭残宗室殆无遗。
若非仁杰擎天力,李鼎将移属武媚。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通俗的比喻讲了一个历史故事:

第一句"唐代司晨有牝鸡"把武则天比作母鸡打鸣——在古代这是反常现象,暗指女性当皇帝打破常规。就像本该公鸡打鸣却让母鸡来,诗人用这个生动比喻表达对武则天称帝的看法。

第二句"灭残宗室殆无遗"直接说武则天为巩固权力,几乎把李家皇族赶尽杀绝。就像大扫除时把旧东西全扔光,她清除政敌的手段非常彻底。

后两句出现转折:"若非仁杰擎天力,李鼎将移属武媚"。这里说要不是狄仁杰(武则天最信任的大臣)像擎天柱一样支撑着,唐朝的江山(李鼎象征李唐政权)差点就完全变成武家的了。就像危房快倒塌时,全靠一根顶梁柱撑着。

全诗用日常事物作比(母鸡打鸣、大扫除、房屋梁柱),把复杂的政治斗争写得通俗易懂。既批评武则天对李唐宗室的清洗,又通过狄仁杰的形象暗示唐朝命不该绝。最后两句的转折尤其精彩,让人感受到历史关键时刻的惊险。

金朋说

金朋说,字希传,号碧岩,休宁(今属安徽)人。曾从朱熹学。孝宗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进士。初为教官,后于知鄱阳时值庆元党禁,归隐于碧岩山,时人比之陶潜。有《碧岩诗集》二卷,明万历间裔孙金袍曾刊刻。事见本集卷首宋范宽、明金大绶序。金朋说诗,以清抄《碧岩诗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明显舛误酌作校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