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先生书“心贺诗卷”,为柯廷言尹阳江时,祠宋太傅张世杰墓于赤坎作也。秋枚十馀年前得于海上。壬戌三月,携置北来,以值归之陈子援庵。为志一诗于后(壬戌)

攘胡事则已,为国人难俟。
曾城对夕烽,故山邈海汜。
去兹越廿载,揽古与吾子。
张皇首学术,慷慨及忠义。
烂烂厓山云,落落慈元记。
世往足嗟伤,文垂亦纲纪。
追寻乱微日,补拾缺亡理。
岂惟心贺诗,所慕在紫水。
金门桃始华,春林燕方垒。
少逢忽雨晦,将离复鸣雉。
会与时兼左,昔视今相诡。
负贩尔巳劳,得舍情何自。
殷勤语陈侯,先民重乡里。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历史、学术和家乡的深厚情感。

开头四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抗击外敌的事业已经停止,但为国效力的心愿却难以实现。他望着远处的烽火台,思念着故乡的海岸线。

中间部分回忆了二十年前和朋友一起研究历史、讨论忠义精神的往事。特别提到了南宋名臣张世杰的墓地和相关历史记载,流露出对那段悲壮历史的感慨。作者认为记录历史、保存文化非常重要,这能弥补历史的缺失。

后面几句用春天桃花盛开、燕子筑巢的景象,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忧郁。他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自己像个小商贩一样辛苦奔波,却找不到心灵的归宿。

最后作者叮嘱朋友陈援庵,要重视家乡的文化传承。整首诗融合了历史追忆、学术情怀和乡愁,展现了知识分子在乱世中对文化传承的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