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篇效曹通政(寅)用其首句(丁亥)

南虫毒头北虫尾,以类名䖵总为虫,五者潜行疾如鬼。
谁与点笔绘作图,一一狞劣殊形模。
五月五日张户枢,呜呼,之虫螫人遇所触。
谋及乃心祸斯酷,世间无如裸虫毒。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虫子的毒害来比喻人心的险恶,写得生动又深刻。

开头用南北虫子对比(南虫毒在头,北虫毒在尾),说虽然虫子种类不同,但都像鬼一样害人。接着问:谁能把这些毒虫画下来呢?它们个个长得狰狞可怕。这里是用毒虫的外形来暗指坏人的丑恶嘴脸。

五月端午(五月五日)本是挂艾草驱虫的节日,诗人却说这些毒虫依然在门户间爬行。最后点明主旨:最可怕的不是毒虫咬人,而是人心算计别人时那种狠毒——世界上没有比人类("裸虫"指无毛的人类)更毒的东西了。

全诗妙在:
1. 用具体毒虫比喻抽象的人心险恶,画面感强
2. 从虫子转到人,结尾突然拔高,让人恍然大悟
3. "裸虫"的说法既幽默又尖锐,讽刺人类连毒虫都不如

本质上是在骂:那些背后害人的家伙,比毒虫还毒!这种借物骂人的手法,既避免了直说的枯燥,又让批评更有力量。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