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动感的自然画面,同时暗含人生感慨。开头用"蜚鸿"(飞翔的大雁)南北往返和堂前燕子来回穿梭的景象,暗示生命的奔波不息。"逝安适"三字透露出对这种忙碌状态的淡淡疑问。
中间部分转向浩瀚星空,秋夜的天河无边无际,北斗星高悬北方却遥不可及。这里用星空的壮阔反衬人的渺小,用"可望不可即"表达对理想或目标的向往与无奈。
最后四句形成巧妙对比:低头看深渊有鱼跃(纵壑鳞),抬头见云端有鸟飞(飞云翼),而自己却只能极目远望、空自叹息。这种上下求索而不得的怅惘,正是诗人内心矛盾的写照。
全诗通过飞鸟、星空、游鱼等意象,把人生比作一场永不停歇的追寻,既有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也流露出求之不得的惆怅,意境开阔又余韵悠长。
戴良齐
宋台州黄岩人,字彦肃,号泉溪。理宗嘉熙二年进士。累官秘书少监。以古文鸣,精于性理之学。有《中说辨妄》、《通鉴前纪》、《曾子遗书》、《论语外书》、《孔子年谱》、《七十子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