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今朝七月初一,丛林法岁将周。
便请解开布袋,相从触处□游。
解与不解总得,而今要休便休。
凡圣本无忌讳,佛魔总是冤仇。
静悄悄没干涉,闹浩浩莫能收。
东行不见西行利,一叶落知天下秋。

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一百零二首》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度的诗词,接下来我将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分析:

1. “今朝七月初一,丛林法岁将周。”
这句描述了时间,说现在是七月初一,丛林中的法则或规律即将经历一个周期。可以理解为,在某个时间点,自然界或人生的某种规律即将达到一个阶段。

2. “便请解开布袋,相从触处□游。”
这里使用了布袋的比喻,可能是指放下心中的烦恼或执着。意味着在这个时刻,我们应该放下过去的束缚,开始新的旅程或思考。布袋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负担或迷惑,解开布袋就是摆脱这些束缚。

3. “解与不解总得,而今要休便休。”
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解开布袋还是不解,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现在如果要停下来休息,就立即停止。这表达了随遇而安、顺其自然的态度。

4. “凡圣本无忌讳,佛魔总是冤仇。”
这里讨论了凡人与圣人之间的界限以及佛与魔的对立。它似乎在表达一种观点:我们不应该害怕或忌讳成为圣人或佛的境界,同时也不应忽视内心的恶魔或坏的一面。这两者是对立的,但又可以共存。

5. “静悄悄没干涉,闹浩浩莫能收。”
这句话描述了两种状态:安静和喧闹。无论是安静还是喧闹,都是无法控制的。在安静中,没有外界干扰;在喧闹中,也无法被外界所控制或收回。这是一种对自然状态和人生态度的描述。

6. “东行不见西行利,一叶落知天下秋。”
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向东走时,不会看到西边的好处;但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以知道秋天的到来。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哲学思考,意味着通过细微的变化可以预知到整体的趋势或结果。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顺其自然、接受变化、放下执着的人生态度。它鼓励人们不要被外界束缚,通过细微的变化观察大局,同时接受并理解自己的好与坏、圣与凡、佛与魔的共存。

释慧远

释慧远,青原下八世,双泉郁禅师法嗣。住鼎州(今湖南常德)德山。事见《五灯会元》卷一五。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