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仲缙感怀韵十首兼呈张廷壁 其五
翠鸟质微细,乃以羽自戕。
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犀象兽之雄,每因齿角亡。
物生无巨小,适用反相伤。
犬羊死柔弱,虎豹死暴强。
彭聃死于寿,夭者死于殇。
万生谁长存,所贵德誉光。
古来志节士,立身有大方。
孰云萧艾丛,果胜兰蕙芳。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例子,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看似强大的优势反而可能成为致命的弱点。
翠鸟羽毛美丽却因此被捕杀,犀牛大象因为珍贵的角牙遭猎杀——这说明再小的东西(如翠鸟)或再强大的生物(如犀象),都可能因为自身优点而受害。接着用对比:温顺的羊和凶猛的虎豹都会死,只是死因不同;长寿的彭祖和短命的孩子同样难逃死亡——强调生命无论长短强弱,终有一死。
但诗人笔锋一转,指出真正珍贵的是品德和声誉。古代有气节的人,都懂得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最后用杂草(萧艾)和香草(兰蕙)作比:谁说杂草丛生就能胜过兰花的芬芳?暗示卑劣之人再多,也掩盖不了高尚者的光芒。
全诗核心是:外在的优势(如力量、美貌、寿命)都可能反成祸患,唯有道德修养才是永恒的价值。就像今天社会,金钱权势可能招灾,而正直品格永远值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