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观庭下梅二首 其二

春近梅梢著意红,留花不发待东风。
篱边一树最佳处,半在冥濛烟雨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梅花含苞待放的生动画面,通过几个生活化的镜头传递出含蓄的美感。

前两句像用延时摄影记录梅花的变化:寒冬将尽时,梅枝上的花蕾憋着劲儿泛红,像在故意拖延绽放,非要等到春风来敲门才肯盛开。这里把梅花拟人化,写出了它倔强又傲娇的性格。

后两句镜头转向特写:竹篱边有株最抢眼的梅树,它的美不在阳光灿烂时,反而在烟雨朦胧中半遮半掩的样子最动人。诗人捕捉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用模糊的雨雾衬托梅花若隐若现的美,比直接拍盛开的梅花更有味道。

全诗妙在三个反差:花蕾的红与冬末的冷形成色彩反差;"留花不发"的克制与"著意红"的热烈构成情绪反差;清晰可见的篱笆与朦胧的烟雨制造视觉反差。这些反差就像做菜时的咸甜搭配,让简单的景物有了层次感。

晁公溯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