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英雄形象,充满豪迈之气。
第一句“臂上黑彫弧”,写少年手臂上戴着黑色的雕花弓,暗示他武艺高强,装备精良。 第二句“腰閒金仆姑”,写他腰间佩着名贵的箭(“金仆姑”是古代名箭),进一步突出他的勇猛和身份不凡。 第三句“突骑五花马”,写少年骑着骏马(“五花马”指毛色斑斓的良马),疾驰如风,英姿飒爽。 第四句“射杀千年狐”,写他箭术高超,能射杀狡猾的千年老狐,象征他战胜强敌或邪恶。
整首诗语言简练,却生动刻画了一个英勇无畏、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诗人可能借少年英雄表达对勇武精神的赞美,或寄托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