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怀诗四首 其三

中夜不能寐,起坐独神伤。
俛仰念吾父,今逝适何方。
寒灯怀旧事,怛恻不能忘。
傥如术者言,魂魄今来降。
束衣起徘徊,夜色顾未央。
室人相戒起,无语各悽惶。
孤灯远檐际,红烛隐深堂。
摄斋登木杪,四顾何茫茫。
繁星渺天末,落月凄屋梁。
故园阻云水,狐鼠塞道旁。
幽都不可处,儿曹今在望。
兰堂犹华好,椒糈郁芬芳。
父兮其来归,异乡莫彷徨。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失去父亲的儿子在深夜无法入睡,独自思念亡父的悲伤心情。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感受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1. 深夜的孤独画面
诗人半夜醒来,屋里只有一盏寒灯,全家人也都醒了但没人说话,这种静默比哭声更让人心痛。红烛、远檐、落月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冷清凄凉的夜晚场景。

2. 对父亲的深情呼唤
诗中反复出现"父兮""儿曹"这样的称呼,就像儿子在直接对父亲说话。他想象父亲魂魄可能回来,甚至整理衣服准备迎接,这种带着希望的哀思特别打动人。

3. 生死两隔的迷茫
诗人不断猜想父亲"今逝适何方",用"繁星渺天末""四顾何茫茫"这样辽阔的空间意象,表现对逝去亲人去向的困惑,这也是很多人面对死亡时的共同感受。

4. 家的温暖与呼唤
诗中提到"兰堂犹华好,椒糈郁芬芳",用香草和美酒来形容家里准备迎接父亲的场景,最后直接说"异乡莫彷徨",就像在说:爸爸,外面冷,回家吧。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把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丧亲之痛,用非常具体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来:半夜醒来、点灯、家人沉默相望、望着夜空发呆...这些细节让抽象的悲伤变得真实可感。诗人对父亲说话的语气,就像我们平常对家人说话一样自然,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