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子与 其二

汝卧寒庐宿草平,朝廷空问孝廉名。
长怜越石齐中狱,几废庞公若下耕。
万里帛书椷涕泪,十年词笔罢纵横。
援琴莫怪难成曲,半入燕山风雨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已故友人"子与"的悼念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深切的哀思。

前两句写友人去世后的凄凉景象:你长眠在简陋的草屋旁,坟头的野草都已长平,朝廷空有"孝廉"的虚名却无实质关怀。这里用"寒庐宿草"的意象,衬托出友人身后寂寞。

中间四句通过两个典故表达哀痛:就像西晋名将刘琨(字越石)被冤杀,东汉隐士庞德公放弃耕作一样,友人也是怀才不遇。十年来收到的书信都浸满泪水,再也看不到友人当年纵横文坛的才情。这些比喻让抽象的哀伤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最为动人:不是我不想为你弹奏挽歌,只是琴声总被燕山的风雨打断。这里的"风雨声"既是实写环境,也暗喻时局动荡,更象征着作者难以平复的悲痛心情。这种将情感融入景物的写法,让哀思显得格外深沉。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的家常对话,但字字含情。通过日常景物、生活细节和历史典故,把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对其遭遇的不平、以及自己难以排解的悲伤,都娓娓道来,展现出真挚动人的情感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