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自然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首句“瓦雀檐头啁哳鸣”,描述了瓦檐上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叫唤,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为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次句“小山幽意静边生”,接着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一座小小的假山,它给人一种幽静、宁静的感觉,仿佛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接下来,“风泉闇激无全暑,云日相欺得半晴”两句,描述了山间微风拂过,泉水潺潺,虽然没有完全的凉爽,却也带来了一丝丝清凉;云朵和阳光时隐时现,形成了一种半晴的美妙景象。这几句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与欣赏。
“石学枯禅参壁坐,蚁缘新蔓过溪行”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石头比作修行的枯禅,静坐于山壁之间;蚂蚁则顺着新长出来的藤蔓,在小溪边缓缓行走。这里运用了两个生动的自然现象来描绘一种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百年踪迹收来此,犹恐人间有浪名”,诗人回顾了自己的一生,似乎所有的足迹和声誉都已收于眼前这座假山之中,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担心自己在世俗名利中迷失了真正的自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纷扰世事的一种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