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 大寒十二月中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寒节气的景象,同时透露出对新春的期待。

开头两句写的是冬日生活的闲适:腊月里自酿的美酒倒满酒杯,铜炉里烧着兽炭,屋里暖烘烘的。诗人用“自盈樽”“兽炭温”这样的细节,让人感受到冬日宅家的温暖和惬意。

中间四句点明节气特点:大寒天冷,最好靠近火炉取暖,没事别随便开门受寒。这里“无事莫开门”既写实,又带点幽默,仿佛在叮嘱怕冷的朋友。接着,诗人提到冬天和春天正在交替,时间流逝(“星周月讵存”指星辰运转、月份更替),暗示寒冷不会长久。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亮点:明天就将迎来新的节气(“新律”指新的节令),梅花和柳树已经准备好迎接温暖的春天。这里用“梅柳待阳春”的拟人手法,把植物写得充满期待,让读者也跟着盼望起春暖花开的日子。

整首诗语言朴实,像在唠家常,但把冬日的温馨、节气的更替、对春天的向往都生动地表现出来。最妙的是结尾,明明是大寒天,却让人提前感受到春意,这种乐观的笔调正是古诗打动人的地方。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