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郊游的轻松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闲适情趣。
前两句"深袅鹅黄浅拨醅,出城便逐野鸥来"用生动的画面感开篇:诗人手捧淡黄色的新酒("鹅黄"指酒色),一踏出城门就追着野鸥玩耍。这里用"逐野鸥"这个动作,把诗人像孩子般天真烂漫的游玩状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
后两句"东湖小有销金处,老子嬉春第一回"更显幽默洒脱。诗人说东湖虽小,但也有让人花钱买快乐的地方("销金处"),而自己这次可是头一回这么尽情地享受春天。"老子"这个自称带着几分豪气,又透着几分自嘲,把文人放下架子、纵情春光的率真性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春游写得趣味横生,通过追鸥、饮酒这些细节,让人仿佛看到一位中年文人在春光中暂时抛却烦忧,像个顽童般尽情玩耍的画面。语言通俗却意境鲜活,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洒脱的人生态度,至今读来仍能引起共鸣。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