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叹
明妃生长荆门时,布裙照耀倾城姿。
心高不肯厮养嫁,年少常期天子知。
汉家天子勤宵旰,后宫佳丽无心玩。
单于岁入雁门关,羽檄纷驰常待旦。
待旦何人侍至尊,三千宫女竞承恩。
深宫一入如长夜,镜里朱颜祇泪痕。
泪痕终日对东风,月落乌啼朝暮中。
春光不管垂杨碧,秋雨谁题落叶红。
千金耻买相如赋,况肯低眉暗行赂。
画工能窃太阿权,颠倒妍媸君勿顾。
赢得乌孙下嫁名,君王惨淡在临行。
早知我见犹怜妆,却恨图穷已误卿。
卿辞汉殿向黄沙,回首长安不见家。
凄绝城头吹筚篥,愁来马上拨琵琶。
琵琶幽怨分明语,碧眼胡儿泪如雨。
八月边风愁杀人,雪花如掌当风舞。
薄命红颜敢自伤,死留青冢土还香。
上林验取南飞雁,一纸还凭报汉皇。
心高不肯厮养嫁,年少常期天子知。
汉家天子勤宵旰,后宫佳丽无心玩。
单于岁入雁门关,羽檄纷驰常待旦。
待旦何人侍至尊,三千宫女竞承恩。
深宫一入如长夜,镜里朱颜祇泪痕。
泪痕终日对东风,月落乌啼朝暮中。
春光不管垂杨碧,秋雨谁题落叶红。
千金耻买相如赋,况肯低眉暗行赂。
画工能窃太阿权,颠倒妍媸君勿顾。
赢得乌孙下嫁名,君王惨淡在临行。
早知我见犹怜妆,却恨图穷已误卿。
卿辞汉殿向黄沙,回首长安不见家。
凄绝城头吹筚篥,愁来马上拨琵琶。
琵琶幽怨分明语,碧眼胡儿泪如雨。
八月边风愁杀人,雪花如掌当风舞。
薄命红颜敢自伤,死留青冢土还香。
上林验取南飞雁,一纸还凭报汉皇。
现代解析
这首《昭君叹》讲的是古代美女王昭君被迫远嫁匈奴的悲情故事,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分析如下:
1. 故事主线:
- 开篇说王昭君本是荆门(湖北)的平民姑娘,虽然穿布裙却美得惊艳。她心气高不愿随便嫁人,梦想能被皇帝选中。
- 但汉元帝忙着处理匈奴入侵的军情("单于岁入雁门关"),没空认真选妃,靠画师给宫女画像来挑选。因昭君不肯贿赂画师,被故意画丑("画工能窃太阿权"指画师滥用权力)。
- 等皇帝发现真相时,昭君已被许配给匈奴首领。远嫁路上她弹琵琶抒怀,连胡人都被她的哀伤感动落泪。
- 最后她死在异乡,只留下一座"青冢",传说坟上草常青,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 戳心的细节:
- "深宫一入如长夜":进宫就像掉进黑洞,再美的容颜也只剩眼泪。
- "雪花如掌当风舞":用夸张的雪花描写塞外苦寒,反衬昭君的柔弱无助。
- "死留青冢土还香":死后连泥土都带着香气,暗示她的高洁品格。
3. 隐藏的讽刺:
- 批评皇帝昏庸(靠画像选妃)、画师腐败(收钱丑化昭君),最终让一个女子承担国家外交的代价。
- "千金耻买相如赋":昭君宁可保持尊严也不学陈阿娇(汉武帝皇后)花钱请人写赋争宠。
4. 现代共鸣点:
- 女性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昭君的悲剧源于男权社会的政治博弈。
- 颜值与尊严的抉择:她因不肯贿赂保持尊严,反而失去被公平对待的机会。
- 乡愁的永恒主题:最后用"南飞雁"传信的想象,道尽所有漂泊者的思乡之情。
全诗最动人的就是用琵琶、雪花、青草这些意象,把一个被迫"和亲"的姑娘的委屈、坚韧和思念,写得让人心头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