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风湖口 其二

津吏迎相挽,孤帆尽日稽。
束云淮县小,崩浪楚山低。
风雨千灵集,乾坤七圣迷。
长安不可望,畏路重含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湖口被风雨所阻的无奈与愁绪,充满画面感和情感张力。

前两句写实景:船夫们互相搀扶着迎接风浪,诗人的孤舟整天被困在原地无法前行。"挽"字生动表现了船夫们对抗风浪的团结,"稽"字则透露出行程被迫拖延的焦灼。

中间四句用夸张手法展现风雨的狂暴:乌云像被捆住一样压在淮河小县城上空,滔天巨浪仿佛要把楚地的山峦冲垮。风雨中似乎有千万神灵在聚会,天地间连上古七圣(代指智慧之人)都会迷失方向。这里用"束云""崩浪"的动感描写,让读者直观感受到自然力量的可怕。

最后两句抒情:望向长安的方向却什么也看不见,艰险的旅途让人倍感凄凉。这里的"长安"既是实指都城,也暗喻人生理想。诗人通过受阻的航程,隐喻追求理想道路上的重重阻碍,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孤独与迷茫。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自然融合,风雨不仅是天气描写,更成为人生困境的象征。夸张的景物描写(如云能捆住、浪能冲山)既突出风浪之大,也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压抑感。最后"畏路重含凄"的感叹,让所有读者都能对那种前路艰难、孤立无援的处境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