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独坐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宁静的夜景,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前四句是写景:诗人在梧州城外的小竹楼里,深夜独自倚着桌案。江水安静,云朵缓缓飘动,深秋时节水位渐渐退去。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略带萧瑟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凉和孤独。
后四句转为抒情:诗人感叹万物都显得粗疏随意("卤莽"),国家大事竟要依赖打鱼砍柴的平民百姓来操心。这里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似乎连普通百姓都要为国家生计发愁。最后两句说,虽然心里想着要为国效力,但距离京城万里之遥,只能空自感叹。表达了诗人有志难伸的无奈。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先用简单几笔勾勒出秋夜江景,再通过对比(宁静的夜景与动荡的时局)和反差(报国志向与现实距离),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看到问题却无能为力"的复杂心情,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很容易引起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