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李白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被世人误解的爱国诗人形象。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写李白的人生轨迹:年轻时才华横溢("妙句擅沉香"指诗文如沉香般珍贵),晚年却因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这种巨大落差暗示了李白命运的戏剧性转折。
后两句为李白"正名":人们只记得他爱喝酒的形象,却不知道他内心怀着报效国家的热忱。"慷慨为勤王"点明李白参与永王幕府是出于爱国之心,而非简单的政治站队。诗人在这里为李白翻案,揭示了他被酒仙形象掩盖的政治抱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打破了人们对李白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那个看似整天醉醺醺的诗人,骨子里其实是个热血爱国者。这种表面形象与内在本质的反差,正是这首诗的思想深度所在。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