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古讽今、自嘲自解的作品,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贫困生活的无奈和豁达。
前四句用黔娄(古代著名穷人)和白居易(晚景凄凉)的典故,把自己比作这些历史名人,说自己和他们一样是个穷困潦倒的老头子。"海角支离叟"(住在偏远海角的零散老人)和"人间潦倒翁"(世上混得最惨的老头)这两个自嘲的称呼特别生动。
中间两句用老鼠和书虫作比喻:老鼠因为太饿连米缸都不愿待(说明米缸早就空了),书虫倒是吃得饱饱的赖在书堆里(暗示自己只剩下一堆破书)。这两个画面既好笑又心酸。
最后两句突然调侃韩愈:当年韩愈写《送穷文》想把穷神送走,结果根本没用。这里其实是说:穷困是赶不走的,与其像韩愈那样较真,不如像我这样笑着接受吧。
全诗妙在把穷困写得既真实又风趣,明明在说自己的惨状,却用各种俏皮话包装,让人读着不觉得沉重,反而能感受到作者苦中作乐的智慧。特别是用老鼠、书虫这些日常事物打比方,让普通人也能立刻心领神会。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