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好友徐果亭回京时的场景和心情。
前两句"赐书每许借桓生,初月楼头对举觥"回忆了两人相处的美好时光:徐果亭经常借书给作者(就像古代桓谭借书给班嗣那样),他们曾在初月楼一起饮酒畅谈。这里用"初月楼"点出相聚的地点,"举觥"(举杯)这个动作生动展现了把酒言欢的画面。
后两句"欲别龙钟频怅望,关山计日想行旌"转入离别主题:面对即将远行的老友("龙钟"指年老体态),作者频频怅然远望,已经开始计算好友行程的天数,想象他行进在关山之间的样子。"行旌"指远行的旗帜,用这个意象让离别显得更加具体可感。
全诗通过"借书""饮酒"的日常细节展现深厚友谊,又用"怅望""计日"等动作传神地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最妙的是结尾的想象,让离别后的思念提前在送别时就流露出来,显得情意更加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