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房公湖临发广文载酒登南楼听隐士陈希逸弹琴读雁湖先生诗及悦斋先生赋

湖荡匝城府,堤柳一径通。森戟昼漏永,阒如墟野中。

掣铃三日留,郁郁殊寡悰。登埤展遐眺,荡我磊磈胸。

沟畦磨衲丽,烟芜图采工。广文一尊酒,邂逅清赏同。

慨昔石林老,小驻双旌红。燕坐凫鹜退,行散龟鹤从。

得句陵子美,高世犹房公。想此据胡床,长啸延清风。

想此蹑珠履,和月吸酒钟。想此援采毫,醉题揖遥峰。

想此披绮裘,凭高目征鸿。逸驾渺难追,风光为谁容。

空馀翰墨香,披拂葭苇丛。翠琰子由赋,正声响笙镛。

千年古徐州,绮疏贯晴虹。过眼不再读,恨我性识蒙。

乔木噪晚鸦,低回马首东。绿绮有馀韵,因之讯仙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房公湖畔的一段闲适时光,通过登楼、听琴、读诗等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过往文人雅士的追慕。

开篇用"湖荡绕城""堤柳小路"勾勒出宁静的城郊景色,与喧嚣的官场("森戟"指官署)形成对比。作者在公务闲暇("掣铃三日留")感到烦闷,登上城墙远眺后,胸中郁结顿时舒展。

中间部分像放电影般展开四个美好画面:石林先生(指南宋诗人叶梦得)曾在此停驻,他像杜甫一样才华横溢,又如房公般超然物外。作者想象着前人在这里乘凉饮酒("据胡床")、月下畅饮("蹑珠履")、醉后题诗("援采毫")、登高望远("披绮裘")的潇洒身影。

最后以现实场景作结:晚鸦归巢,作者骑马东行。绿绮琴声余韵袅袅,让他想去寻访那位弹琴的隐士("仙翁")。全诗在时空交错中,把眼前景、往昔事、心中情巧妙融合,传递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文人风雅的追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