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沾益出宣威入东川

出衙更似居衙苦,愁事堪当异事徵。逢树便停村便宿,与牛同寝豕同兴。

昨宵蚤会今宵蚤,前路蝇迎后路蝇。任诩东坡渡东海,东川若到看公能。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口吻,描写了作者从沾益到宣威再到东川的艰苦旅途。全诗没有华丽辞藻,而是用接地气的比喻展现旅途中的狼狈。

首联说"离开衙门比在衙门更苦",直接把出差和坐办公室对比,点明旅途艰辛。"愁事"和"异事"形成反差,暗示路上会遇到各种奇葩遭遇。

中间两联是全文最生动的部分:走累了见树就歇、见村就住,晚上和牛猪同睡——用夸张的画面表现住宿条件之差;昨晚的跳蚤还没走,今晚又来新的,前后路的苍蝇接力迎接——用昆虫的"热情"反衬环境恶劣。这些画面既真实又滑稽,让读者仿佛看到作者挠痒赶苍蝇的狼狈相。

最后两句突然提到苏东坡,表面说"你苏东坡能渡东海,有本事来东川试试",实际是用历史名人的壮举对比自己这段狼狈旅程,在自嘲中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这种苦中作乐的态度,让整首诗在抱怨中透着豁达,艰辛里藏着趣味。

郑珍

(1806—1864)贵州遵义人,字子尹,号柴翁。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