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携客游武夷

山脚健枝梧,百里插苍峭。
粼粼石可把,曙色坐远钓。
风水真笙竽,历落太古调。
衣冠带莽苍,山鬼惊二妙。
云月正忘年,花鸟更索笑。
回船翠凌乱,吾道付长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春天游览武夷山的快乐场景,充满了自然野趣和自由洒脱的气息。

开篇"山脚健枝梧"四句,用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武夷山的壮美:山脚下树木挺拔,百里山峰像插在云间的绿色屏风。清晨的阳光照在粼粼溪石上,诗人坐在远处悠闲垂钓。这里通过"插苍峭"的夸张比喻和"坐远钓"的闲适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间"风水真笙竽"六句,用音乐作比,将风声水声比作古老乐器演奏的原始乐章。诗人穿着随意,与山野融为一体,连山中的精灵都为这群风雅之士惊叹。云雾与明月仿佛忘记了时间流逝,花鸟也来凑趣欢笑。这些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也透露出文人纵情山水的洒脱。

结尾"回船翠凌乱"两句,写归途中小船划过碧波,搅乱水中倒影的翠色。诗人最后用一声长啸,将心中的畅快与感悟都寄托其中。这个开放式结尾,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空间。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一幅水墨写意画,通过山水、音乐、花鸟等意象的组合,传递出春日同游的愉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人没有刻意说理,而是在景物描写中自然流露出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人生态度。

詹本

建宁建安人,字道生。高抗不仕。丞相江万里荐为郎,先致书,再遣使。本方坐门前石矶垂钓。使者至,问本之居,本答以“前村即是”。及使者去,本即持竿渡溪而去,不知所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