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鸳湖舟次与子良述话别

零乱相思水样流。
黄昏独上木兰舟。
梦如可约何妨睡,别自无聊错怨秋。
波瑟瑟,恨悠悠。
篷窗斜倚一回头。
南湖烟雨西湖月,分掌离人两处愁。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这首诗词的题目是《鹧鸪天 其一 鸳湖舟次与子良述话别》,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描述与友人在船上话别的诗词。接下来,我会逐句进行解读:

1. “零乱相思水样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混乱和纷扰,就像水流一样无法停止。“零乱”这个词很好地描绘出了诗人内心的混乱状态,“水样流”则形象地描述了这种情绪的延续和无法控制的感觉。

2. “黄昏独上木兰舟”:黄昏时分,诗人独自登上了一艘木兰舟。这里不仅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黄昏常常被认为是思念和哀愁的时刻,木兰舟则增添了一种古典和优雅的韵味。

3. “梦如可约何妨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在梦中与友人相见,如果梦境可以预约,何不早早入睡。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与友人相聚的渴望和对别离的无奈。

4. “别自无聊错怨秋”:离别让人感到无聊和无奈,诗人错误地抱怨起秋天来。秋天常常被认为是悲伤和离别的象征,但这里诗人的抱怨实际上是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

5. “波瑟瑟,恨悠悠”:这里的“波瑟瑟”描述了水波的涟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不安。“恨悠悠”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怨恨和无奈的情绪。这两句诗很好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6. “篷窗斜倚一回头”:在船上的篷窗前,诗人斜倚着身体,回头望去。这个动作和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友人的不舍。

7. “南湖烟雨西湖月”:这句诗提到了两个地方的景色,南湖的烟雨和西湖的月亮。这不仅是一种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烟雨可能代表了诗人的忧郁和困惑,而月亮则代表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期待。

8. “分掌离人两处愁”:这里的“分掌”可以理解为分担,“离人”指的是离别的友人。“两处愁”则表达了诗人和友人都因为离别而感到忧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共同忧愁的体会。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船上与友人话别的情景,通过描绘景色和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黄燮清

黄燮清(1805~1864)晚清诗人、剧作家。原名宪清,字韵甫,号韵珊,又号吟香诗舫主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