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寄渌卿

听乌乌、城头画角,马头风色催暮。
重来人已飘零惯,衫上泪痕难数。
来又去。
恰子野兜娘,都在吴城住。
酒边传语。
道有个吴侬,夜阑沈醉,罗帕唤题句。
青楼梦,三生杜牧还作。
而今丝鬓千缕。
雏莺乳燕曾相识,想在绿阴深处。
风吹雨。
问秋色鹊华,可似江南否。
羁怀最苦。
但却扇风情,题襟心事,都付倦飞羽。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人和往事的深情回忆,字里行间充满了沧桑感和思念之情。

上片开头用"乌乌画角"和"马头风色"描绘黄昏时分的萧瑟景象,暗示着游子孤独的处境。"重来人已飘零惯"直接点明主人公是个常年漂泊的旅人,衣衫上的泪痕记录着无数心酸往事。"子野兜娘"指的是在苏州城居住的故人,通过"酒边传语"的细节,带出一个温馨回忆:有位江南女子曾在深夜醉酒时,拿着手帕请他题诗。这个画面既浪漫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下片用"青楼梦"和"三生杜牧"的典故,暗示主人公像唐代诗人杜牧一样,有过风流往事,如今却已两鬓斑白。"雏莺乳燕"的比喻,让人联想到那些曾经相识的年轻歌女,如今可能都已年华老去。最后几句通过对比山东的"秋色鹊华"和江南风光,突出游子最痛苦的"羁怀"(漂泊在外的愁思)。"倦飞羽"这个意象特别生动,把疲惫不堪的游子比作飞累的鸟儿,所有的风流往事和文人雅兴,都随着疲惫的翅膀消散在风中。

整首词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人生沧桑。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当年的风流才子如今已成沧桑旅人,曾经的浪漫邂逅都化作心底的回忆。词人没有直接说多么痛苦,但通过"泪痕"、"羁怀"、"倦飞"这些意象,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他内心的孤寂与疲惫。

郭麟

(1767—1831)清江苏吴江人,字祥伯,号频伽,晚号蘧庵、复庵。一眉色白,人称“郭白眉”。诸生。屡试不第,遂专力于诗古文。醉后画竹石。诗词清隽明秀,尤善言情。有《灵芬馆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