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日集小玲珑山馆观李遵道古木幽篁图①
溽暑集林亭,轩窗喜垲爽。
黯惨尺幅中,风枝互偃仰。
此君近醉日,晚笋穿幽壤。
因依青铜柯,挺挺绝无党。
要之气味同,讵作荣枯想。
蓟丘名家子,画法不可两。
笔传金错刀,格肖珊瑚网。
盘根积溜痕,密叶分泉响。
题字正癸亥,事与年籥往。
驶雨送微凉,偏宜今日赏。
黯惨尺幅中,风枝互偃仰。
此君近醉日,晚笋穿幽壤。
因依青铜柯,挺挺绝无党。
要之气味同,讵作荣枯想。
蓟丘名家子,画法不可两。
笔传金错刀,格肖珊瑚网。
盘根积溜痕,密叶分泉响。
题字正癸亥,事与年籥往。
驶雨送微凉,偏宜今日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人在炎热的五月天,聚集在小玲珑山馆欣赏一幅古画的情景。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1. 场景设定:开头写大家在闷热的夏天聚在林间亭子里,因为亭子高敞通风而感到舒适。这种对比(外界的炎热和亭内的凉爽)立刻让人身临其境。
2. 画作描写:诗中提到的画是李遵道的《古木幽篁图》,作者用"黯惨尺幅中"形容画作的古朴深沉。画中的竹枝随风摇摆,仿佛能听到竹叶摩擦的声音,甚至能想象到新笋破土而出的生命力。老树的枝干像青铜一样坚硬挺拔,象征着孤高不屈的精神。
3. 艺术评价:诗人称赞画家(蓟丘名家子)技艺高超,风格独特不可复制。用"金错刀"比喻笔法刚劲有力,用"珊瑚网"形容画面结构精巧。画中老树的根部和湿润的痕迹、竹叶间仿佛有流水声,这些细节描写让静态的画作活了起来。
4. 时间感悟:注意到画上的题字是"正癸亥"年,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此刻突然下起的雨带来了清凉,正好与赏画的心境相得益彰,暗示艺术能让人超越时间的限制。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只是描写一幅画,而是通过观画的体验,展现了艺术如何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感知,如何在炎炎夏日中带来精神上的清凉。诗人把看画时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都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