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子文出守石阡八首 其三

鸟道中开斗大城,嬥歌处处合芦笙。
风流郡伯褰帷入,赤脚花鬘次第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南边陲小城热闹又淳朴的迎官场景,充满生动的民族风情。

前两句写景:在险峻如鸟道的山路上,突然出现一座斗大的小城(形容城小但显眼),城里处处传来嬥歌(西南民歌)和芦笙的合奏声。用"鸟道"形容山路险窄,用"斗大"形容城池小巧,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写人:风雅的太守(郡伯)掀开车帘进城,只见赤着脚的当地女子(花鬘指用花装饰头发的女子)依次列队迎接。"褰帷"这个动作显出官员的亲民,"赤脚花鬘"的描写既体现民族特色,又暗示当地民风淳朴自然。

全诗妙在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三个层次:险峻的自然环境→热闹的市井生活→融洽的官民关系。通过"鸟道"与"歌声"、"风流官员"与"赤脚百姓"的对比,展现了一个虽偏远却生机勃勃的边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质朴生活的欣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