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气楼

此地昔人曾望气,我登危槛独悠然。
灵洲尚抱千重郁,名世谁生五百年。
欲起鱼龙惊日月,不随风雨变山川。
如何几个穷朋友,想住鳌溪去学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望气楼》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和理想的思考。

开头两句写诗人独自登上高楼,想起古人曾在这里"望气"(观察天象预测吉凶),而自己此刻却感到一种超然的孤独。这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灵洲尚抱千重郁"描写眼前山水依然笼罩着重重云雾,暗喻世事依然混沌不清。"名世谁生五百年"借用典故,感叹真正杰出的人才难得一见。"欲起鱼龙惊日月"展现诗人想要有所作为的雄心壮志,而"不随风雨变山川"则表现出坚守本心的坚定态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几个穷朋友想去鳌溪学禅,在豪情壮志中突然插入淡泊出世的念头,形成强烈反差。这种转折既展现了现实困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建功立业,又向往超脱世俗。

全诗在雄浑的气势中蕴含着细腻的情感变化,将个人抱负与历史沉思巧妙结合,既有"欲起鱼龙"的豪迈,又有"想住鳌溪"的淡泊,展现了传统文人既入世又出世的复杂心态。语言凝练而意境开阔,是典型的借景抒怀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