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九

昔我游邯郸,悲歌上丛台。
黄云蔽原野,秋色南中来。
怆恍吊陈迹,繁华空绿苔。
平原君不见,知已安在哉。
志士无蠖屈,山林有遗材。
兴言惜往日,千古馀悲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邯郸丛台时,触景生情写下的怀古之作。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世事变迁、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篇四句写眼前实景:诗人登上邯郸著名的丛台,看到黄云笼罩原野,感受到南来的秋意。这里用"悲歌"二字定下全诗感情基调,暗示这不是一次愉快的游览。

中间四句转入怀古:诗人感伤地凭吊历史遗迹,发现昔日繁华的丛台如今只剩青苔。他特别提到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感叹这样的贤士已不可见,真正的知音又在哪里?这里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人物的向往。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有志之士不会像尺蠖一样屈身求全,山林中其实还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想到这些历史往事,诗人感到千古以来这种遗憾始终存在。

全诗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通过邯郸丛台这一历史遗迹,将个人感受与历史兴衰融为一体。诗人借古喻今,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展现了自己不甘沉沦、期待施展才华的志向。诗中"黄云蔽原野"的苍茫景象与"繁华空绿苔"的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画面感,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