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现代解析

这首《苏台竹枝词》描绘了一幅江南鱼市早市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甜蜜的情感。

前两句用春天特有的景物开头:芦苇冒出新芽,苦楝树开花了。这些都是江南春天的典型标志。但诗人说,这时候却看不到河豚和黄鱼(石首鱼)上市。这里用"不见"二字制造了一个小悬念。

后两句突然转折:清晨整个城市都飘着鱼腥味,原来是心上人从海边运着新鲜鱼货回来了!这里"腥风"看似不雅,却真实展现了鱼市特色,用嗅觉描写让画面立刻鲜活起来。"郎"字的出现揭晓谜底,原来前面说"不见"是在等情郎的货船。一个"贩鲜回"既交代了情郎的职业,又透露出等待的甜蜜。

全诗妙在: 1. 用春天景物做铺垫,制造期待感 2. 通过气味描写让市井生活跃然纸上 3. 最后点出"郎",把普通的鱼市场景变成爱情小剧场 4. 语言朴实如白话,却充满生活情趣

就像现在女朋友说"楼下奶茶店好久没开张了",其实是在暗示想喝男朋友买的奶茶,这种含蓄的撒娇古今相通。诗中女子用"不见河豚"的抱怨,实际是在甜蜜地炫耀自己有个能干的情郎。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