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画山水陈兄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斂。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雇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叫陈兄的山水画大师,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展现了陈兄画作的精妙绝伦。

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对比手法突出陈兄的才华:普通画师多如蚕丝般密集,但像陈兄这样的天才万里挑一。他年少时见识就很高,画技越发精湛,胸中有丘壑,能神奇地捕捉万物神韵。

2. 中间用四季画卷展示陈兄的画功: - 春:渔翁垂钓、桃花溪水 - 夏:荷香避暑、池亭纳凉 - 秋:芦苇白鹭、飒飒秋声 - 冬:野梅飘香、雪云密布 这些画面不仅描绘精细,还能让人感受到不同季节的气息和声音,说明陈兄的画作栩栩如生。

3. 结尾高度评价:展开画轴就能看到这些精妙画面,称赞陈兄堪比唐代画圣王维,继承了失传的绘画精髓,预言他必将超越众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具体画面代替空泛赞美,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画作 2. 通过四季变换展现画家全面的创作能力 3. 将绘画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体现"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 4. 最后将当代画家与历史名家相提并论,既是对陈兄的肯定,也表达了对艺术传承的欣慰

曾有光

曾有光,失名。约与宋自适同时(《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壬集卷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