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故事,用历史事件来展现明君治国的道理。
前四句说成汤仁慈宽厚("祝网"典故指他捕猎时网开一面),懂得体察民情才能治理好国家。他作为宰相("阿衡")辅佐君主,重新迁都到亳地并颁布政令,展现治国才能。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百姓变得懒惰散漫,抱怨连天无法自保。于是上天授权成汤征讨("锡汤征"),他手持大斧代表天意进行讨伐。这里用"上帝"表明征战的正义性。
最后四句总结成汤的功绩:用仁德和武力统一天下,获得"武王"尊号。他治理好四条大河("四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全诗通过对比手法,既赞美成汤的仁德,也肯定其必要时的武力手段,体现古代"恩威并施"的治国理念。
最妙的是把治水和治国联系起来——就像疏通河道才能防洪,整治社会秩序百姓才能安稳生活。这种比喻让深刻的治国哲学变得形象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