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兄弟侍屏翁游晋原分得外字因集句而成

既雨晴亦佳(杜甫),适与赏心会(高适)。
初日照高林(常建),幽泥化轻壒(韩愈)。
步屧随春风(杜甫),始觉天宇大(刘禹锡)。
牵怀到空山(韩愈),逍遥白云外(孟浩然)。
青松夹路生(陶潜),童童状车盖(杜甫)。
清川带华薄(刘桢),阴壑生虚籁(杜甫)。
性达形迹忘(韦应物),傲然脱冠带(司马札)。
薄暮方来归(范彦龙),月光摇浅濑(柳宗元)。

现代解析

这首诗就像用不同诗人的名句拼成的一幅春日山水画,生动展现了古人春游的闲适与自然之美。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欣赏:

1. 春日美景的立体画卷
开头用杜甫的"雨后晴天更美"和高适的"正好心情愉悦"定下基调,接着用常建的"朝阳照树林"、韩愈的"湿润泥土变松软"等句子,像电影镜头一样展现从晨光到薄暮的完整春游:阳光穿透树林、泥土散发清香、春风拂过木屐、月光在水面闪烁……各种感官体验都被唤醒。

2. 文人雅趣的生动写照
诗中"脱帽散漫走"(脱冠带)、"任性忘形骸"等细节,活画出古代文人特有的潇洒。他们不刻意赶景点,而是像陶渊明写的"松树夹道生"那样,随时为路边青松驻足,在司马札描述的"白云深处"获得精神自由,这种闲适态度至今令人向往。

3. 集句诗的特殊魅力
全诗十四个分句出自十二位不同诗人,却像一人所作般流畅。杜甫的沉郁(天宇大)与孟浩然的淡泊(白云外)自然融合,韩愈的"空山静思"与柳宗元的"月光水影"无缝衔接,展现了汉语诗歌意象的通用性。就像用不同画家的笔触拼出和谐画卷。

这种诗最妙的是让读者同时享受两种快乐:既能整体感受春游的惬意,又能在每一句中品味原诗人的独特风格,像在春日山水中与历代诗人并肩同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