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危教谕之桐乡

寒毡元不较勋阶,吾道东南育俊才。
晏岁关河劳跋涉,春风桃李费栽培。
五经洞彻文光夐,万骑纵横笔阵开。
最是诸生承教益,短亭衰柳惜馀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名叫危教谕的教育者,以及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寒毡元不较勋阶:这里的“寒毡”指的是简陋的学校环境。“勋阶”指的是功名和地位。诗中说,危教谕并不在意学校的简陋和自己的地位高低,他更关心的是教育事业本身。

2. 吾道东南育俊才:意思是危教谕在东南地区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这句赞美了危教谕在教育上的贡献。

3. 晏岁关河劳跋涉:这里的“晏岁”意为艰难的年代,“关河”指的是地理上的关山河流。它描述了危教谕在艰难的环境中为教育事业奔波劳碌的情景。

4. 春风桃李费栽培:用了“春风”和“桃李”的比喻,意思是危教谕如同春风般温和地培育着学生,使他们像桃李一样成长。这句赞美了危教谕对学生温柔而有效的教导。

5. 五经洞彻文光夐:这里的“五经”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是古代士人学习的重要内容。“文光夐”形容危教谕对经典的深刻理解和透彻讲解。

6. 万骑纵横笔阵开:这里的“万骑纵横”形容危教谕在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智慧,如同战场上的一支大军。“笔阵”指的是危教谕讲究的写作技巧和教学方法。

7. 最是诸生承教益:意思是学生们从危教谕的教育中获益最多。

8. 短亭衰柳惜馀杯:这里的“短亭”是路边的小亭子,“衰柳”形容秋天的柳树,给人以萧瑟之感。“惜馀杯”表达了对危教谕惜别的心情,也暗示了教育过程的结束和学生的成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绘,表达了对危教谕这种默默奉献、辛勤耕耘的教育者的赞美之情。诗中既有对危教谕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有对他在教育事业中所取得成就的肯定,更有一种深深的惜别之情,充满了对教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