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初夏有怀

花雨消红,苔烟锁碧,果然如水流年。
物候惊心,无端离思相牵。
天涯咫尺人千里,觅封侯、未整丝鞭。
问归期,幼女娇憨,絮语缠绵。
零愁碎恨星星记,且和衣倚枕,转侧无眠。
梅雨溅寒,声声只滴窗前。
等闲过了芳菲节,意阑珊、瘦损吟肩。
盼东华,一纸书来,默祷平安。

现代解析

《高阳台 初夏有怀》是一首表达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分析:

1. 开头部分:“花雨消红,苔烟锁碧,果然如水流年。” 这里描述了一种景象,即春天的花雨已经过去,而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流逝。这种描述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美好时光的短暂。

2. 物候惊心,无端离思相牵。”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变化感到惊讶,同时也因为离别的思念而感到不安。这里的“物候”指的是季节变化,“惊心”表示惊讶,“离思”则是指与亲人的离别之思。

3. 天涯咫尺人千里,觅封侯、未整丝鞭。” 这句话描绘了虽然距离遥远,但心中仍渴望与亲人团聚的情景。这里的“天涯咫尺”意味着尽管身处异地,但感觉与家人的距离很近。

4. 问归期,幼女娇憨,絮语缠绵。” 表达了对亲人归来的期待和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这里的“幼女娇憨”形容家中小女孩的可爱模样,“絮语缠绵”则形容与家人的对话充满了温情和依恋。

5. 零愁碎恨星星记,且和衣倚枕,转侧无眠。”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愁和痛苦,以及失眠的痛苦。这里的“零愁碎恨”表示心中的烦恼和忧虑,“星星记”则是指这些烦恼如同星星般在脑海中闪烁。

6. 梅雨溅寒,声声只滴窗前。” 描述了梅雨季节的寒冷和雨水落在窗户上的声音。这里的“梅雨溅寒”形容梅雨带来的寒冷感觉,“声声只滴窗前”则描绘了雨水落下的声音。

7. 等闲过了芳菲节,意阑珊、瘦损吟肩。”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季节更迭的无奈和生活的艰辛。这里的“等闲过了芳菲节”表示季节的变迁很快,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意阑珊”则是指心情变得低落;“瘦损吟肩”则形容身体因劳累而消瘦。

8. 盼东华,一纸书来,默祷平安。”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期盼。这里的“盼东华”指的是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希望春暖花开时能够见到亲人;“一纸书来”则是指收到家人的来信或消息;“默祷平安”则是默默地祈祷家人平安健康。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生活的种种苦乐,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