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赋天马歌
臣闻天马不易得,房星降精产西域。
双蹄并截白玉光,一身浑染玄云色。
雄姿非駻亦非騋,八尺乃是真龙媒。
天生权奇特神骏,乌骓赤兔皆凡材。
风尾萧萧耳双耸,万里腾骧尘不动。
番臣重译贡中华,黄金论价如山重。
太仆养之十二闲,立仗晓联鹓鹭班。
在廷画史皆国手,乃为写真传世间。
当今圣主修文德,远裔穷荒俱混一。
不用劳师围大宛,年年拟献三千匹。
双蹄并截白玉光,一身浑染玄云色。
雄姿非駻亦非騋,八尺乃是真龙媒。
天生权奇特神骏,乌骓赤兔皆凡材。
风尾萧萧耳双耸,万里腾骧尘不动。
番臣重译贡中华,黄金论价如山重。
太仆养之十二闲,立仗晓联鹓鹭班。
在廷画史皆国手,乃为写真传世间。
当今圣主修文德,远裔穷荒俱混一。
不用劳师围大宛,年年拟献三千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敬赋天马歌》是一首赞美西域天马的诗歌,通过描绘天马的神骏和珍贵,来歌颂当时国家的强盛和圣主的文德。
首先,诗人开篇就说“天马不易得”,强调这种马非常稀有,是“房星”(古代星宿名,象征马)降下的精灵,产自西域。接着,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天马的外形:马蹄像截断的白玉一样洁白光亮,全身的毛色如同乌云般乌黑发亮。它既不是普通的烈马(“駻”),也不是高大的马(“騋”),而是高达八尺的“真龙媒”——传说中能引来真龙的神马。
诗人进一步夸赞天马的神奇,说它比历史上著名的乌骓(项羽的坐骑)和赤兔(关羽的坐骑)还要出色。它的马尾飘逸,耳朵高耸,奔跑万里却几乎不扬起尘土,显得格外轻盈迅捷。这样的宝马,是由西域的使者(“番臣”)通过重重翻译进贡给中原的,价值连城,甚至要用“黄金如山”来衡量。
天马被送到朝廷后,由专门的官员(“太仆”)精心饲养,每天早晨像朝臣一样排列整齐,供皇帝检阅。宫廷里的画师都是顶尖高手,纷纷为天马作画,让它的形象流传世间。
最后,诗人升华主题,说当今圣主以文德治国,使得边远地区都归顺中原,不再需要像汉武帝那样派兵远征大宛(汉代西域国家,以产良马闻名)去抢夺宝马,而是年年都有天马自愿进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圣主的仁德。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生动的描写——用“白玉光”“玄云色”等比喻,让天马的形象跃然纸上。
2. 对比衬托——通过对比乌骓、赤兔等名马,突出天马的非凡。
3. 政治寓意——借天马来歌颂国家强盛,体现“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
整体上,这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政治性的诗,既展现了天马的神骏,又巧妙赞美了当时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