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发白碑

昼行苦炎蒸,秣马戒夜发。
清梦失归路,微风弄纤葛。
星疏天无云,独有亭午月。
太空生白烟,浩荡万里阔。
细碎草木香,淋漓露气滑。
戚戚寒虫声,逐马不暂歇。
我行何区区,无乃害慵拙。
传闻猛虎多,宵路时出没。
四顾林莽中,精灵动毛发。
求全得忧虞,祸每乘所忽。
君子审重轻,无劳避途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夜间赶路的场景和内心感受,语言生动,充满画面感。

开头说白天太热,只能晚上赶路。诗人用"清梦失归路"形容半梦半醒的状态,"微风弄纤葛"写夜风轻拂衣物的感觉,非常细腻。接着描写夜空:星星稀疏,只有正午般的明月高悬("亭午月"这个比喻很特别),广阔的天空仿佛升起白烟,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

赶路途中,诗人闻到草木清香,感受露水湿滑,听到寒虫鸣叫追着马蹄声。这些感官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后半段转向心理描写:诗人自嘲为何要这么辛苦赶路,又担心路上有猛虎出没。看着四周幽暗的树林,感觉汗毛都竖起来了("精灵动毛发")。最后得出感悟:过分追求完美反而招致忧虑,灾祸常趁人不备而来。聪明人应该权衡轻重,不必刻意躲避日晒之苦。

全诗妙在将夜间赶路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活动自然结合,从具体景物上升到人生思考。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赶路经历,委婉地表达了对"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的领悟。写景细腻传神,说理水到渠成,展现了宋代文人善于从日常小事中感悟哲理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