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扬庭先生遗事十则各系一绝句

谁擅编摩石室中,只今独有一罗公。
一生不作吾丘恨,千古长留布被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名叫罗扬庭的学者高尚的品格。

前两句"谁擅编摩石室中,只今独有一罗公"意思是:现在还有谁能像罗先生这样,专心致志地在简陋的书房里钻研学问呢?"石室"比喻简陋的书房,说明罗先生治学条件艰苦却依然专注。

后两句"一生不作吾丘恨,千古长留布被风"是说:罗先生一生从不因为自己清贫而感到遗憾("吾丘恨"指因贫穷而产生的怨恨),他那像粗布被子一样朴素节俭的作风,将会永远流传下去。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
- 用"独有一罗公"突出罗先生的难得
- 用"石室"对比"布被",强调其安贫乐道
- 用"一生"对比"千古",突出其精神永恒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用"布被风"这个生动比喻,把抽象的高尚品德具象化,让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位盖着粗布被子、在寒夜中坚持读书的学者形象。这种甘于清贫、专注学问的精神,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尤其珍贵。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